论文通讯作者、清华大学环境学院助理研究员谭全银介绍说,塑料产量从1950年的每年200万吨增加到2022年的每年4亿吨,预计到2050年将达到8亿吨。
以下是该文核心数据。
一、全球塑料生产与贸易(2022年)
总产量:4亿吨,其中原生树脂3.62亿吨,再生塑料(机械回收)3800万吨。
原料来源:98%的原生塑料来自化石燃料(煤炭44%、石油40%、天然气8%、焦炭5%、其他1%),仅2%来自生物原料。
贸易总量:4.3666亿吨,其中最终产品1.11亿吨,原料7100万吨,添加剂3000万吨,初级塑料1.52亿吨。
主要贸易参与方:
中国是最终塑料制品最大出口国(4425万吨,占45%),欧盟28国是最大进口国(35%)。
欧盟28国是塑料原料最大出口国(31%),中国是最大进口国(31%)。
二、塑料消费与应用(2022年)
消费分布:
中国(20%)、美国(18%)、欧盟28国(16%)、其他亚洲地区(12%)为主要消费地区。
人均消费量:美国216千克/人,日本129千克/人,欧盟28国86.6千克/人。
应用领域:
包装(1.5804亿吨)、建筑(7205万吨)、汽车(3202万吨)、电子电器(2802万吨)、家用与纺织(2801万吨)、农业(1601万吨)、其他(4803万吨)。
三、塑料废弃物管理(2022年)
总废弃物量:2.6768亿吨。
区域分布:
中国(8150万吨,占30%)、美国(4010万吨)、其他亚洲地区(3500万吨)、欧盟28国(3000万吨)。
处理方式:
填埋:1.031亿吨(40%)。
焚烧:8999万吨(34%)。
回收:3796万吨(全球回收率9%)。
管理不当(泄露到环境):2960万吨。
中国数据:
焚烧率60%(4913万吨),填埋率14%(1161万吨),管理不当率2%(171万吨)。
四、塑料库存与损耗
库存总量:约1.15亿吨,主要集中在建筑领域(50%)、汽车(18%)、家用与纺织(13%)。
生产损耗:原生塑料生产阶段损耗134.2万吨,制造阶段损耗42.4万吨。
五、塑料废弃物贸易(2022年)
贸易量:666万吨。
主要参与方:欧盟28国是最大净进口方(进口348万吨,出口262万吨),日本是第二大出口国(10%)。
流量的颜色和宽度分别对应塑料的类型和质量。所有单位均为百万吨/年。
注:数值的细微差异是由于质量平衡计算过程中的四舍五入造成的。
图:全球塑料废弃物产生情况
a 各工业部门的全球塑料库存
b 按国家/地区划分的全球废弃物管理及终期废弃物情况
c 各区域及国家的塑料废弃物管理情况
(注:流量的颜色和宽度分别对应国家和塑料废弃物的质量。所有单位均为百万吨/年。轻微的数据差异源于质量平衡计算过程中的四舍五入。)
数据来源:Khaoula Houssini, Jinhui Li, Quanyin Tan. Complexities of the global plastics supply chain revealed in a trade-linked material flow analysis. Communications Earth & Environment, 2025, 6:257.
https://doi.org/10.1038/s43247-025-0216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