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疆华夏大地新材料集团有限公司
Xinjiang Huaxiadadi New Materials Group Co., Ltd

罕见!5篇Nature齐上线,聚焦塑料污染!

发布日期:2025-07-15 13:07:03   浏览量 :1032
发布日期:2025-07-15 13:07:03  
1032

关于“纳米塑料污染”和"令人担忧的化学品"的最新研究凸显,当下月谈判在瑞士重启时,各国亟需达成强有力的协议。本期Nature刊登2篇研究成果、1篇新闻观点、1篇研究简报和1篇社论,呼吁关注塑料污染


全球塑料消费量正呈爆炸式增长。人类有史以来生产的塑料中,逾半数诞生于2000年之后。按当前轨迹,到2050年全球塑料年产量预计将翻番。由于大部分塑料制品属于一次性使用,而目前塑料垃圾回收率不足10%,这些产出将持续污染全球陆地和海洋环境。

在此背景下,距离联合国塑料污染治理条约最后一轮谈判已不足一月。来自世界各国的谈判代表与观察员将于8月5日至14日齐聚瑞士日内瓦,期望达成能产生实质影响的条约文本。

迄今为止,谈判屡遭沙特阿拉伯、伊朗、俄罗斯和中国等石油塑料生产利益相关国家的干扰拖延。这些自称为"志同道合集团"的国家坚持条约应仅涵盖塑料回收与消费环节,反对限制塑料及相关化学品生产。随着海量研究不断揭示塑料污染的严峻程度,科研机构、各国政府及民间组织必须抵制这些阻挠行径,确保达成雄心勃勃的强力条约。

本周《自然》期刊发布的两项研究足以警醒谈判代表形势之紧迫。其中一项专注海洋塑料污染:当前该领域焦点主要集中于肉眼可见的宏观污染,诸如海龟受困于塑料环、废弃塑料冲上海岛或在海洋环流区聚集等触目景象。荷兰乌得勒支大学的索菲·滕·希特布林克团队则聚焦研究不足的"纳米塑料"问题——这类微粒直径不足1微米。他们运用尖端质谱技术测量了大西洋中纳米塑料的分布密度。

研究者在从海岸区域到大洋腹地、不同深度的所有样本中均检出纳米塑料。仅北大西洋温带至亚热带海域最表层水体中,团队就估算出2700万吨纳米塑料存在。论文指出,该数值已相当于或超过既往对全球海洋塑料垃圾总量的部分估算值。

第二项研究中,挪威科技大学的劳拉·蒙克卢斯团队识别出16000余种存在于塑料制品或参与塑料制造的化学物质。其中4200余种被列为"令人担忧的化学品"——包括无法自然降解或具有毒性的物质。

国际条约缔结本就艰难耗时,而新兴科研成果强调:有效条约文本必须包含生产限制条款并制定监管基准,即便这意味着条约通过后仍需大量后续工作。积极面在于多数国家已形成共识:尽管去年12月韩国釜山谈判未果,但由欧盟、澳大利亚、加拿大和英国等70余方组成的"雄心联盟"已签署联合声明,力推包含削减管制危险化学品措施的条约。美国虽未加盟,但最初支持限产立场,却在去年拜登政府任期尾声退缩,其当前立场尚不明朗。

独立行动方面

在联合国谈判框架外,多国集团已启动自主行动。例如欧盟2019年通过《一次性塑料指令》,这部全欧盟法律旨在减少一次性塑料生产:设定2029年塑料瓶回收率达90%的目标(今年阶段性目标为77%);且规定今年起所有PET材质饮料瓶必须含至少25%再生材料。加拿大、澳大利亚新南威尔士州等地也已推行特定一次性塑料制品禁令。

此类举措值得嘉许,但奔赴日内瓦的谈判代表需展现更大魄力。主张弱化条约者声称限制生产将危及就业生计,尤其影响后代发展——这实属虚假两难选择。塑料替代品的研发将催生新产业与就业机会,而子孙后代更需要一个宜居的地球。

若日内瓦谈判无法达成协议,或诞生的条约未能实质限制生产与化学品监管,部分研究者主张启动B计划:由"雄心联盟"国家在联合国框架外寻求更强力协议。所有选项皆可考量,但当前要务在于赢得舆论支持,在联合国进程中达成强力条约。毕竟,人类没有第二个地球。

Copyright©2024 新疆华夏大地新材料集团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综合办邮箱:Administration@hxddbiotech.com
采购部邮箱:Purchase@hxddbiotech.com
地址: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塔城地区塔城市伊宁路9号
新疆华夏大地新材料集团有限公司
咨询热线:0901-6868333
云计算支持 反馈 枢纽云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