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降解PLA沙袋沙障技术破解“三北”治沙难题
近日,中国林科院针对“三北”地区生态治理堵点、卡点、难点、痛点,发挥自身成熟技术体系化优势,梳理总结出《“三北”工程建设实用技术成果100项》成果集,涵盖适生优良品种、防沙治沙技术与模式、生态治理产品与装备、产业发展策略与方案等。这些成果已在“三北”相关地区进行了示范推广,并取得了良好的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为打赢“三北”工程攻坚战提供了强有力的科技支撑。
清华大学研究:中国每年泄漏到环境中的塑料171万吨,占2%
生物降解塑料的核心价值:在难回收的一次性场景中替代传统塑料,减少环境泄露。
“限塑令”带动聚乳酸(PLA)行业需求激增 国内龙头正崛起
“限塑令”升级,带动国内聚乳酸(PLA)应用需求激增.聚乳酸(PLA),又称聚丙交酯,是以乳酸为主要原料聚合得到的聚酯类聚合物,是一种新型的生物降解材料。
什么是PLA ?
你每天都在用的PLA,到底是何方神圣?
印尼政府推动可生物降解塑料发展
近日,印度尼西亚工业部长阿古斯·古米旺·卡塔萨斯米塔表示,印尼政府计划通过采用生物转化技术,引领东南亚地区可降解塑料的研发进程
新国标!家具运输销售阶段应尽量采用可降解的塑料包装材料
近日,《家具环境意识设计导则》GB/T 45918-2025国家标准发布,将于2026年1月1日正式实施。
央行等三部门印发绿色金融支持项目目录,涉及可降解塑料薄膜,生物基材料
近日,中国人民银行、金融监管总局、中国证监会联合印发《绿色金融支持项目目录(2025年版)》,进一步加大金融支持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和美丽中国建设力度。
为何崩解型地膜逐渐被市场淘汰?
普通聚乙烯(PE)地膜难降解、难回收,容易造成“白色污染”,危害土壤生态环境。
Nature子刊:纤维素+聚乳酸!新型可再生塑料,有望解决塑料包装污染问题
塑料污染是重大的可持续发展挑战,一次性塑料包装占全球年塑料废物近一半,且大多不可生物降解,91% 的塑料废物被填埋或焚烧,形成的微塑料危害人类健康和海洋生物。现有生物塑料存在不足:聚羟基丁酸酯(PHB)机械性能差,聚乳酸(PLA)缺乏室温生物降解性,且难同时实现多功能性。
工信部:持续培育发展动能,加快发展生物制造等产业
7月18日,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举行新闻发布会,介绍2025年上半年工业和信息化发展情况。工业和信息化部总工程师谢少锋,部新闻发言人、运行监测协调局局长陶青,部信息通信发展司司长谢存出席发布会,介绍相关情况并回答记者提问。
长按屏幕识别二维码
打开手机扫描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