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日上午,中共中央举行新闻发布会,国家发展改革委党组提出打造新兴支柱产业,加快新能源、新材料、航空航天、低空经济等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发展,。
推动量子科技、生物制造、氢能和核聚变能、脑机接口、具身智能、第六代移动通信等成为新的经济增长点。这些产业蓄势发力,未来10年将再造一个中国高技术产业。
对于我国来说,生物制造具有更加特别重要的意义。
第一,这是我国制造业转型升级的基础,是真正意义上的新质生产力,可以为几乎所有的制造业门类充分赋能;第二,这是最具可持续性、最低碳的绿色产业方向,可以最大程度地弥补中国在石油、耕地等方面不足的问题。第三,这是可以形成最大规模的新兴产业门类,仅美国就已规划形成30万亿美元的生物制造业规模,相当于再造一个美国;第四,这是可以吸纳海量资本的领域,成为房地产泡沫破灭后的最大资金池。
从战略来看,生物制造的重要性,从某种程度上来看,不亚于芯片研制。
在政策布局上,美国已制定详细行动计划,目标在20年内用生物基产品替代90%的传统塑料;欧盟将于2027年实施的碳边界调节机制,也对我国高碳排放产品构成新的绿色贸易壁垒。
掌握底层技术,是未来10年我国生物制造发展的重中之重。
第一是要搭建高水平研究平台,正在布局的国家实验室应当有生物制造方向的一席之地;第二是要坚持产学研协同创新,明确分工定位,坚决消除各类机构间的重复立项和恶性竞争;第三是要充分发挥市场机制的作用,企业不能只是当配角,而是要在科研方向和模式的选择上走到前台,掌握更多的话语权。
同时,要加强顶层设计,重点攻关二氧化碳生物转化、未来食品制造等前沿方向。
